会员名: 密 码:
首页 | 关于我们 | 培训课程 | 师资力量 | 培训案例 | 培训公开课 | 滴水藏海 | 新闻动态 | 交流论坛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
首页 > 滴水藏海 > 正文
企业文化的误区
2007/9/19  来源: 作者:


企业文化的误区

 

我们这几年一直关注企业文化建设,但是似乎跟很多管理模式一样,我们在导入的过程中往往进入了一些误区。这些误区使得很多企业,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。下面简单地总结一下三个误区。

 

1.误区一

我们简单地把企业文化的建设,变成了一些口号和一些活动。以为喊出口号,组织一些社会活动,公司就有了企业文化。

 

【案例】

有一种活动叫拓展培训,它主要是从文化层面上,来解决企业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问题。参加过这种培训的人会体会到,不管企业平时投入的管理有多少,不管员工之间的矛盾是否激烈,只要进了拓展训练营,在参加训练的那几天,每个员工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团队精神,不分男女老少,不论职位高低,整个团队都非常团结。但问题是,拓展培训结束后,回到原来的公司,一切都不存在了。因为拓展培训营的环境是特定的,它适合团队,而每个公司的环境是特定的,它很可能不适合团队。因此,仅仅通过一些活动,一些口号来解决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,是不切合实际的。

 

2.误区二

不结合自己公司内部的实际情况来培养企业文化,而盲目照搬其它企业的模式。

 

【案例】

芬兰的诺基亚公司,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口号—“以人为本”。于是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,也开始效仿诺基亚。大家都打出以人为本这样的一个旗号,来作为自己企业文化的内涵。但以人为本的内涵到底是什么?我们往往并不清楚。

我去过一家企业,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跟我讲:“周老师,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推行企业文化。”

他说:“以人为本……

我就问他:“你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是什么呢?”

正说到以人为本,电话响了。是老板打来的,说话毕恭毕敬:“是,是,我看是,你放心……

正在接电话时,来了一个下属,有紧急事情要请示:“经理,这个事情你看怎么办?”但是这位经理不但没有理睬他,反而斥责下属后,继续接听老板的电话。

这家公司虽然借用了别人的口号,但是实质上并没有做到“以人为本”。另外,环境是否合适,企业的成熟度是否达到了能够以人为本的地步,也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内涵。

 

3.误区三

不能够持之以恒。很多企业,往往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打着变革与创新的旗号,希望加快企业的变化。但通过变革和创新,不但没有令公司得益,反而加速了公司的衰亡。比如,有些企业说,今年我们要“以人为本”;到了明年又说,我们要“科技领先”;后年又变成要“服务第一”。再后来又可能是“质量第一”,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根本的文化内涵问题,以及文化的持续性问题。

 

【案例】

瑞典的沃尔沃轿车公司自1927年创办以来,以独特的安全理念风靡全球。在沃尔沃公司看来,一辆汽车可以有运动感,也应该有时尚感,但前提必须是安全,没有安全肯定无心享受其它。它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碰撞实验室,为了研究车辆的安全性,沃尔沃的安全中心内每年要撞毁150辆真车。而更令竞争对手们羡慕的是在它的数据库内保存着3万起事故的详细资料和5万多名事故受害者的情况记录。在瑞典,沃尔沃安全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是同警察和救护车一起开出现场的。由于多年来一直坚持安全理念,所以沃尔沃轿车公司的业绩直线攀升,2004年轿车销售量超过46万辆,创历史最高纪录。

打印】 【关闭

 热点推荐
·成功的条件和决定要素
·中国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
·企业文化的误区
·社交与问候卡
 热点导读
· 世界500强的CEO们
· 诸葛亮的“知人”方法
· 成功的条件和决定要素
· 三只青蛙
· 来自IBM的知识管理
· 学会发现客户体验
· 我爸,当我。。。
· 想想这些
 相关信息
· 俞敏洪:到底什么是幸福?
· 从朝鲜牡丹峰乐团的来与去
· 我爸,当我。。。
· 记得爱
· 想想这些
· 他从来不说做不到
· 三只青蛙
· 诸葛亮的“知人”方法

版权所有:智博瑞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  地址:北京丰台区方庄南路15号B座809 【京ICP备 07064367 号】

咨询热线:毕老师 18601102203  TEL:(010)56884577  FAX:(010)62406629

网站技术支持:天成网络